皮膚的構造    

【皮膚的構造】

◆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覆蓋在人體表面

◇由外至內分為三層:表皮、真皮、皮下組織

◆重量:約佔體重5%~15%

◇面積:成人約1.5~2平方米

◆顏色:因人種、性別、年齡、季節而異

◇厚度:0.5~4毫米(腳掌最厚,眼瞼最薄)

◆PH值:5.5(汗水+油脂形成的酸性保護膜)

◇皮膚角化過程:細胞自基底層→角質層脫屑

◆新陳代謝週期:約28天(角化過程)

◇附屬器官:毛髮、指甲、腺體(皮脂腺、汗腺)

 

【皮膚的紋理】

皮膚的表面有許多小凹凸,凹的部分為(皮溝),凸的部分為(皮丘),皮溝的交叉點處為(毛孔)是油脂及汗水混合物的排出口,皮丘的中心位置有(汗孔)單純分泌汗水。皮溝與皮丘交錯構成皮膚的紋理,總稱(皮野),紋理上面散佈之毛孔及汗孔,合稱(皮孔)

◆細嫩的皮膚=皮溝的面積窄且淺的肌膚。

◆粗糙的皮膚=皮溝的面積深且廣的肌膚。

 皮膚的紋理  


【表皮】Epidermis

表皮為最外層之皮膚,覆蓋全身,具有保護作用。主要功能是更新細胞、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及細胞的再生。表皮沒有血管,抓破不會流血,但有許多感覺神經末梢,可以感知外界各種刺激。表皮層共有五層:角質層、透明層、顆粒層、有棘層、基底層。

1.角質層:

由15-20層扁平(無核的死細胞)組成,完全沒有生命,排列非常緊密,會不斷的自然剝落、遞補。
天然保濕因子(N.M.F)是存在於角質層內能與水結合的一些低分子量物質的總稱(包括氨基酸、乳酸鹽、尿素、尿酸以及吡咯烷酮羧酸...),N.M.F可減少皮膚水分丟失,水溶性極強,約佔角質層細胞基質的10%。皮膚外表的柔軟光滑與彈性取決於角質層的含水量,10%-20%為最理想,含水量低於10% ,即屬於乾燥皮膚。

2.透明層:

由2-3層很薄的透明扁平細胞組成。排列緊密,界限不清。細胞核退化消失,細胞質中透明角質顆粒已液化而透明。折光性強,能防止水分、電解質和化學物質的透過。此層在表皮中幾乎不存在,只有手掌、足底皮膚最明顯。

3.顆粒層:

由2至3層扁平梭形、衰退近死之細胞所組成。含有大量嗜鹼性透明角質顆粒。稱為角質蛋白。可反射光線、防止異物進入表皮之內層。此層是有生命細胞→死角質細胞的第一階段。

4.有棘層:

表皮當中最厚的一層,具免疫作用的蘭格罕氏細胞(Langerhans cell)也在其中。由數層多角形的細胞排成行列,可以隨著表皮突起的形狀,隨時矯正基底層的波形,促使與皮膚的表面呈平行狀態;而細胞與細胞之間有很多棘橋,利用棘橋來作為鄰近相互之聯繫,又叫做細胞間橋,而細胞之間就是靠這間橋來養育,故若將此切斷,細胞便會死亡。此層有許多感覺神經末梢,可以感知外界各種刺激。細胞空隙充滿淋巴液,專責營養補給的工作,有助頭髮及指甲生長。

5.基底層(萌芽層/生發層):

表皮的最下層,會行有絲分裂,具繁殖能力。與真皮層波浪式相接,藉此接觸而從微絲血管吸取營養。細胞間夾雜黑色素形成細胞,會產生(麥拉寧色素),隨著陽光的曝曬而加速分裂,使黑色素增加。黑色素細胞在基底層裡的數量和普通細胞比例為1:10

基底膜


【基底膜】Basement Membrane

基底膜位於基底層下方,是表皮層和真皮層的橋樑,主要組成成分為第四型膠原蛋白。負責傳送養分、排除老舊廢物、及細胞間傳遞訊號等,並維持表皮與真皮間之構造,使皮膚保持正常。基底膜是一個半滲透膜的結構,它可以防止大分子物質或各種微生物滲入真皮。另外,由於表皮沒有血管,表皮所需的營養成分、抗體和白細胞則由真皮滲過基底膜到達表皮。而表皮的新陳代謝廢物則通過基底膜滲回到真皮中去,再通過汗腺排出體外。
  


【真皮】Dermis

真皮為皮膚的內層,厚度約0.3 ~ 3mm,佔皮膚總厚度約95%,在人體以背部的真皮最厚。真皮與表皮連接,提供營養給表皮及支撐著皮下組織,其厚度會因性別及部位不同而有所差異,它隆起成凹凸狀,在手指及腳趾尖最明顯,此乃(指紋)

真皮由(結締組織纖維、基質、細胞)三大部分構成。主要成份為(膠原纖維)佔結締組織的90%,強韌的纖維性蛋白,能提供皮膚支撐的力量,有修補組織的作用,是皮膚重要的支撐結構。

●結締組織纖維(膠原纖維、彈力纖維、網狀纖維)
●基質(無定型物質,充填在纖維和細胞間,主要的成分為醣蛋白質,玻尿酸即其中之一)
●細胞(纖維母細胞、肌纖維母細胞、巨噬細胞、脂肪細胞、肥大細胞、及其它未分化的間葉細胞)

結構中含有汗腺、皮脂腺、毛細血管、淋巴管和神經。因為表皮層中沒有血液循環組織,所以表皮層的營養供給及廢物排泄,完全依賴真皮層中的毛細血管、淋巴管來輸送及替換。真皮可分為兩層,表層為乳頭層,深層為網狀層:


1.乳頭層(Papillary Layer):

直接在表皮底下,是由較鬆散的結締組織構成,成波浪乳頭狀凸入於表皮的真皮乳頭,使表皮和真皮不分開。乳頭層有許多毛細血管,供應基底層的養分,幫助基底細胞分裂順暢,是真皮組織中,水分最多的地方,皮膚老化時,乳頭層會萎縮。乳頭層也含有一些黑色素。


2.網狀層(Reticular Layer):

位於真皮的深層,與乳頭層無嚴格界限,是真皮中最厚的部份。主要由粗大的膠原纖維束和彈性纖維束組成,是一個堅韌而有彈性的網狀組織。因年齡增長、陽光曝曬、缺乏保養會使之萎縮,皮膚鬆弛而產生皺紋。網狀組織中包含(脂肪細胞、血管、淋巴管、皮脂腺、汗腺、毛囊、豎毛肌)

 

【皮下組織】Subcutis

位於皮膚最底層,含有多量脂肪,稱「皮下脂肪」,脂肪有供應能量、減少體溫散發和緩衝外來壓力等作用,脂肪層因人種、性別、氣候、健康狀態不同亦有種種的變化。

一般說來,女性的皮下組織較男性為厚,居住寒帶氣候者較居住熱帶者較厚,皮下脂肪與美容上之曲線美有深切關係,脂肪層多時體型胖,少時則體型瘦。皮下脂肪過少時,皮膚易鬆馳、缺乏彈性。

 
 


 

【皮膚的附屬器官

◆毛髮

毛髮露在皮膚表面的部分為(毛幹)
皮下部分為(毛根)
毛根最下面的膨脹部份為(毛球)
突入毛球底部的部分稱為(毛乳頭)

毛髮解剖圖

毛球在真皮組織的毛乳頭上方,從毛乳頭的血管吸取養分,使細胞進行增殖,而增殖的細胞就形成毛髮,逐漸向上延伸。毛乳頭含豐富的血管和神經,以維持毛髮的營 養和生成,如發生萎縮,則發生毛髮脫落。毛球中有色素細胞,可以在此製造黑色素,供應毛髮。毛髮本身不是活的器官,因而不含有神經、血管或細胞。

人體毛髮的生長和替換並非連續不斷,而是呈週期性的。每個毛囊都會歷經生長期、衰退期、休眠期三個階段的循環。毛髮的長度決定於生長期的長短,頭髮生長期持續時間約2~6年,每天約長0.3-0.4公分,每個月約長1公分,每年約長12公分,約90%~95%的毛髮處於生長期;而後進入衰退期,毛髮的生長停止,持續時間約2星期,小於1%的毛囊處於衰退期;最終進入休眠期,毛髮成為杵狀髮(club hair),持續約2個月,約5~15%的毛囊處在休止期,最後毛囊上舊的頭髮會脫離毛囊而掉落,稱為自然脫髮。接著重新展開生長期,新的頭髮又再度長 出,如此一再循環。相對於頭髮與鬍鬚的長生長期,軀幹的毛髮、眉毛、眼睫毛、腋毛及陰毛處於休眠期的比例則較高,生長期則較短(約一至六個星期)。

毛髮生長週期 

1.生長期(活動期Anagen)毛髮持續生長。為期2~6年,約85至90%的頭髮處於生長期。
2.衰退期(萎縮期Catagen)毛髮的生長停止。持續時間約2~3星期,約占1%。
3.休眠期(靜止期Telogen)毛髮脫離毛囊而掉落。持續時間約2~3個月,約占9%至14%。

正常的頭皮在出生時就約有十萬個毛囊,頭皮長的頭髮會較長且色素較多;而頭部以外的體毛則較短且色素較淡。依毛的長短、粗細來分:

1.長毛(硬毛)長、粗且硬,色澤濃,表面為鱗片狀表皮覆蓋,長度在1cm以上,含有直徑不等的髓質,如頭髮、鬍鬚、腋毛等。
2.短毛(硬毛)短、粗且硬,色澤濃,通常不超過5mm,如眉毛、睫毛和鼻毛等。
3.毫毛(毳毛)軟而細的短毛,色澤淡,如汗毛。

 

◆爪(指甲)

指甲是從表皮演化而來,由不含細胞的角蛋白構成,覆蓋於手指及腳趾末端。角蛋白是一種蛋白質,就如同身體中其它的蛋白質一樣,是由各種胺基酸合成而來的。負責指甲生長的甲基是覆蓋在皮膚下面的,上面的指甲只是被新長出來的指甲一點一點往上推而形成。
健康人的指甲和趾甲一般呈現半透明突出的弧形,顏色略帶(粉紅),表面大致光滑但帶有少量楞狀紋理。其平均生長速度為每天0.1毫米。

 

皮脂腺

除手、腳掌外,皮脂腺遍布全身,以頭面部最多,其次為前胸和背部,四肢最少。皮脂腺由腺體和導管兩部份組成,導管開口於毛囊上1/3處。皮脂腺會分泌皮脂,與汗液混合形成弱酸性的皮脂膜,可保護皮膚,抑制皮膚表面細菌繁殖,滋潤皮膚、毛髮,防止皮膚水分蒸發。
脂腺的旁邊有微小的平滑肌纖維束(立毛肌/豎毛肌)當發生寒冷、恐懼、害怕時,交感神經興奮,腎上腺素水平增高,立毛肌收縮,使體毛豎起,毛孔部份的皮膚會像栗米般的隆起而起(雞皮疙瘩)。
皮脂腺、汗腺分泌、立毛肌活動受(自主神經系統)的(交感神經)支配。

   

◆汗腺 

汗腺屬於單管狀腺,(分泌部)在真皮層形成螺旋狀,(導管部)開口於皮膚表面形成汗孔。汗腺的數目在一出生就固定了,不會再增加,正常體表約有200萬至500萬條汗腺。腳掌的密度最高,可達每平方公分1620個。
汗液主成份為水(90%),及少量有機物、無機物等。汗腺分泌汗液有調節體溫,代謝廢毒素的功能。每日排汗量約900cc作用於調節體溫,每蒸發一公升的汗 所散發的體熱約為540仟卡路里(Kcal)。汗腺有發生自一般表皮的(小汗腺)和由表皮性毛囊發生的(大汗腺)兩種:

●小汗腺(外分泌汗腺/艾克蓮汗腺)

位於皮下組織的真皮網狀層。除唇緣、甲床、龜頭、包皮內面和陰唇外,分布全身。尤其以手掌、腳底、前額和腋下最多。小汗腺的功能為分泌汗液、排除廢物、調節體溫。其導管開口於皮膚表面形成汗孔。

●大汗腺(頂漿腺/頂泌汗腺/阿波克蓮汗腺)

分布在腋窩、乳暈、肛門、外陰及外耳道等處,大汗腺導管開口於毛囊,青春期後分泌旺盛。分液物含有蛋白質及脂質等粘稠無臭的液體,經革蘭氏陽性菌分解會產生狐臭、體臭。此汗腺為第二性徵之表現,而乳腺是一種變型的頂漿腺,從青春期開始發育。

 

頂漿腺

 


 

 

美容丙級系列~~~~~~~~~~

【美容筆記】皮膚的構造、紋理、附屬器官

【美容筆記】皮膚的生理作用(物理/化學防護)

【美容筆記】黑色素.紫外線.化妝品概論

【美容筆記】自由基與抗氧化的維生素A、C、E

【美容筆記】營業衛生標準消毒方法

【美容筆記】美容丙級證照(保養)職訓局教學影片

【美容筆記】美容丙級證照(彩妝)職訓局教學影片

【美容筆記】美容丙級證照(衛生)職訓局教學影片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Ang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